1944年,德国空军正式列装了经过改进的Me 163火箭动力战斗机。这款战机不仅以惊人的1130公里/小时速度刷新了世界纪录,其飞行性能甚至超越了当时刚问世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它的生产工艺却相对简单得多。德军高层将扭转本土防空劣势的希望京海策略,完全押在了这款能够快速量产的高性能战机上。
然而Me 163的致命缺陷与其卓越性能同样突出。其火箭发动机燃料消耗速度极快,即便经过改进后,战机在空中的持续作战时间也仅有十几分钟。在这短暂的时间内,飞行员需要完成起飞、爬升、寻找目标、调整攻击角度等一系列复杂操作。通常一次出击只能获得1-2次有效攻击机会,更棘手的是,由于战机速度过快,每次攻击窗口仅有2-3秒,只有最老练的飞行员才能把握住这转瞬即逝的战机。
展开剩余79%为了提升Me 163的火力输出效率,让新手飞行员更容易操作,德国工程师们另辟蹊径,专门研发了一款针对轰炸机的特殊空对空火箭武器——SG-500猎手。这款武器在1945年德国战败前夕研制成功,并计划大规模列装部队。
传统战机的武器系统通常采用前射式设计,这样便于在驾驶战机的同时完成瞄准射击。但这种正面攻击方式也让飞行员暴露在敌方火力之下,特别是面对装备有多挺自卫机枪的盟军重型轰炸机时尤为危险。细心的德国人发现,轰炸机腹部的防御火力相对薄弱,比如著名的B-17空中堡垒仅在机腹配备了一座炮塔。
针对这一发现,莱茵金属-博尔西格公司在1944年就研制出了SG 116无后坐力炮系统。这款武器实际上是30毫米MK 103航炮的改进型号,采用独特的向上射击方式安装在战机侧面。飞行员只需驾驶战机从轰炸机下方高速掠过,系统就会自动发起攻击。SG 116配备了先进的光电触发装置,当战机飞入轰炸机阴影区域时,光电管感应到光线变化就会自动开火。
SG 116的升级版SG-500则采用了更先进的火箭武器系统。它在Me 163的两侧机翼各安装了5具垂直发射管京海策略,发射时火箭弹向上飞出,而燃气则向下排放,完全不会影响战机的正常飞行。
SG-500发射的是50毫米口径的特制火箭弹。发射管采用普通钢材制造,内部刻有膛线以提高精度。与普通火箭弹不同,SG-500的弹壳仅有3毫米厚。虽然这种设计减少了破片杀伤效果,但却大幅增加了装药量,确保一发命中就能重创甚至击落大型轰炸机。
使用SG-500系统时,飞行员需要先爬升到轰炸机上方,然后以俯冲姿态在20-90米的极近距离内掠过目标。在这个瞬间,火箭弹会自动发射。这种近距离开火理论上具有极高的命中率。火箭弹可能采用碰炸引信,因为空炸可能会误伤发射战机本身。
1945年3月,德军对6架Me 163进行了改装测试。他们用气球悬挂黑布模拟轰炸机阴影,测试取得了圆满成功。随后德军计划在量产型Me 163上全面装备这种武器,但为时已晚。最终只有12架经过紧急改装的战机投入实战。
历史记录显示,SG-500确实经历过实战检验。在1945年4月10日的空战中,数架Me 163升空拦截盟军轰炸机群。据盟军机组人员报告,他们目睹1-3架Me 163发动了攻击。其中一架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遭遇重创,根据爆炸威力判断很可能是SG-500的战果。这架轰炸机的后炮塔和右方向舵完全被毁,左方向舵和升降舵严重受损,其他部位也有多处损伤。后炮塔射手梅尔本·梅尔斯特伦中尉当场阵亡,机背炮塔射手等其他机组人员也因破片和冲击波而受伤。
令人惊叹的是,这架轰炸机在骤降1200米后竟未坠毁。经过飞行员和机械师的奋力操控,最终在P-51战斗机的护航下返回英国。在飞临英国本土上空后,机长命令幸存机组跳伞,自己则驾驶这架伤痕累累的轰炸机成功迫降在伍德布里奇机场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灯网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